【水缘文学•人物特写】法拉第的仆人生涯||侯国平(河南)
法拉第的仆人生涯
文/侯国平
法拉第是第十九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,被誉为电学之父。
法拉第出生在英国一个普通家庭,父亲是个铁匠,家里生活很是困难。法拉第只读了两年书,十四岁那年就只身离开了家乡,到外地当了书商学徒。辛苦劳作之后,他爱上了科学书籍,每天都要如饥似渴的读上几段,尤其对电学和化学产生了浓厚兴趣。1812年,他自告奋勇给英国著名的化学家戴尔写了一封自荐信,言语恳切,打动了戴尔,于是就让法拉第来到自己的实验室当了一名助手。
1813年秋天,戴维乘马车从伦敦出发,前往欧洲大陆开始蜜月旅行。一年前刚被戴维录用实验室助手的法拉第,又被戴维选用为旅游达子一同前往。法拉第深感荣幸,格外高兴。他的主要任务是继续担当戴维旅途中科学实验的助手。他掌管着两个巨大的箱子,里面装的是各种实验仪器,那是,他们形影不离的宝贝。
戴维的新娘是一个家财万贯的寡妇,英国小说家司格肤的远亲。本应随行的管家和照看行李的仆人,深知这位新娘子,娇生惯养,使气任性。动不动就发脾气,甩脸子,一会儿东一会儿西,叫人不知如何是好。因此都不愿意跟随侍候,哪怕遭到解雇也愿意。一时间又找不到合适的仆人,所以,这些仆人们的差事,就全落到法拉第一个人身上了。
这一路上,法拉第忙得跟头流水,铡草喂马的是他,装卸行李的是他,洗衣服的是他,做饭的还是他。跑商店、裁缝店为夫人买衣服用品的是他,仆人该干的活他都干了,该跑的路他也都跑了,新娘子的霸凌他也领教了。但他乐此不疲,毫无怨言。因为干完这些工作之后,他就有时间做科学实验了,那才是他最快乐的事。能在科学家戴维身边当助手,每时每刻都能向戴维请教问题,还有比这是重要的吗?
法拉第跟随戴维来到法国巴黎,去了蒙彼利埃,又去了佛罗伦萨和罗马。最后来到那不勒斯,他们登上了维苏威火山。那里的壮丽风光叫人感叹不已,流连忘返。但他们不是平常的旅游参观者,走遍世界的目的是为了科学。他们在火山口捡了一大堆矿石,就像发现了宝贝,装了满满一大口袋。
在戴维的一大堆行李中,又增添了一只沉重的矿石口袋,原来的几只大箱子早已沉重的不堪重负,里面装满了一路上搜集到的各种土壤样品。搬运这些行李的还是法拉第,他都是吹着口哨,哼着小曲,忙里忙外,尽管满头大汗,脸上总是带着微笑,那是发自内心的快乐。
法拉第跟随戴维做了一趟仆人旅行,整整花了一年半的时间,这是法拉第一生中最重要的日子。旅行中的每一天,虽然劳累,但它不以为苦,反以为乐,它是在热情求知的欲望中,快快乐乐度过这段时光的,每天忙而幸福着。
回到伦敦后,法拉第被皇家学院继续聘用了。他不再是仪器管理的助手,第一次当上了独立项目的研究员,成了负责一个方向的科学家。他开始研究分析旅途中收集来的土壤样品,写出了第一篇论文,发表在英国皇家学院的化学刊物上,从此声名鹤起,引人注目。
一次普通的仆人旅行,是法拉第在科学道路上迈出的坚实一步。能吃苦中苦,方能放光彩,毫不夸张的说,没有这次仆人经历,就没有法拉第后来的光辉人生。
法拉第刻苦研究,发明了圆盘发动机,让机械能首次化为电流、电解定律,至今仍是电流与电镀的基石。爱因斯坦称赞他开启了自牛顿以来最伟大科学革命与创新。人类每一次按动电源开关,都是在延续这位天才科学家的发明创造。是他为世界点燃了一次次光亮。
看似最平凡,最琐碎,最无聊的仆人之旅,却成就了法拉第一段辉煌的人生经历,没有谁生下来就是科学家。
(本文系水缘文学(ID:sywxwk)原创首发,作者:侯国平)

侯国平。河南正阳人。中共党员。大专文化、曾在南风窗、中国经济时报、等十几家媒体开设专栏、主创故事新编。省作协会员。现居平顶山。
评论 |
|